“我对一切都很满意
这是一个更加危险的错误观念。当我们说服自己,我们没有任何欲望或抱负,所有这些成就都不是真正需要的、无趣的,而那些试图激励我们去做这些事情的人却很烦人时。这个人相信这是他的选择。但他绝不会自觉地选择生病。而缺乏活动和目标则会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生活意味着运动和发展。想要一些新鲜、有趣的东西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是正常的。拒绝对自己有益的事物的人会在其心灵中积累破坏性的能量,并可能有一天崩溃。
“我试过了,但没用”
如果一个人在实践中运用某些建议,却似乎确信它没有作用,那么他就会贬低并丢弃改变自己的工具。这种情况发生在那些不完全了解自己、不了解自己的内心并容易受到刻板印象影响的人身上。在这种情况下,心理防御可能会被触发,从而切断一个人转变的可能性。
如果一个人很容易受到影响,那么其他人的意见也会发 丹麦电话号码列表 挥作用。比如,他开始了一个新项目,认识了新的人,见面时朋友问:“你为什么又参与进来了? “像其他人一样生活。”而一个太在意别人看法的人则会放弃自己的想法并且随后认定尽管他已经尝试过,但是他并没有成功。
所有这些都是妄想,只要一个人愿意,他就能够在自己内心发现并根除这些妄想。但仍然存在着阻碍我们实现目标的科学定律。它们是科学家在各种实验中发现的。
思维模式
“我不配参加这场生命的庆典”
一个人缺乏主观性,不认为自己是自己生活的主宰者。就好像他需要某种通往幸福的“通行证”,一些外部的来源、因素、人来确认有可能从所期望的未来形象中获得一些东西。这可能是算命或预言,其结果是,一个人立即对自己的未来更加有信心。
这一切都是由于缺乏内部支持。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开始克服消极后果,那么主观性就会增强,他就会做得更好,变得更成功。